色彩风格

楚天法治|突破难点系统发力 推动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

【字号:    】        时间:2023-08-03      

 
 

突破难点系统发力 推动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


◎董可飞

 

  51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第二场专题辅导报告会。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强调,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心怀“国之大者”,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依法全面履职、更好履职,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最基本、最核心的业务,是履行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发挥检察机关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保障法律实施作用的最为重要的方式和途径。刑事案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归根到底是社会治理的缺失。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刑事犯罪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找准新时代刑事检察工作的坐标定位,以刑事检察现代化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一、基层检察院视角下的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

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是一个宏大的课题,涉及刑事检察工作方方面面。从基层检察院视角来看,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司法理念的现代化。司法理念的现代化就是必须牢固树立具有现代化意义的新理念,特别是树立“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实体公正与程序并重”“治罪与治理并重”“宽严相济”等理念,以新理念引领办案。二是制度机制的现代化。近年来,体现国家追诉与诉讼协商相融合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得以建立和发展,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为代表的新型制约监督体系得以构建,使得刑事检察现代化在制度机制层面取得明显进展。在刑事检察现代化制度机制层面,基层检察院应当逐步构建完善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健全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机制,构建科学的听取意见协商量刑机制,细化起诉必要性的具体标准,完善各类不起诉的具体标准,探索赋予检察机关不起诉后的处罚权,完善不起诉公开听证和公开宣告等制度,以不断创新的制度机制提升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程度。三是办案程序和办案过程的现代化。程序、过程的现代化就是要全面实现案件移送、案件审批、智能化量刑等各环节、全流程的智能化、规范化和现代化;针对侦查监督、审判监督职能作用发挥得还不够充分的问题,要依托大数据赋能刑事检察监督,实现从个别、偶发、被动、人力监督转变为全面、系统、主动、智能监督,以破解执法司法制约监督的堵点、难点,提升刑事法律监督质效。四是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现实中,受到法律监督方式被动性、碎片化、浅层次的影响,刑事检察监督办案促进社会治理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十分有限。社会治理的现代化依托各类技术手段,全面、准确、智能地监测、分析、研判高发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发现和深度挖掘共同的、深层次的社会治理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健全机制、堵塞漏洞,以实现前端治理、治未病。五是监管模式的现代化。具体来说就是要通过建立监所动态管理、智慧监管、监外轨迹跟踪等系统,努力实现看守所、不捕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监管的现代化;通过配备、应用高科技、智能化设备,最大限度地“用智力,省体力”,实现“数字刑检”“智慧刑检”。

 

二、基层检察院在刑事检察现代化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刑事检察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与现代刑事司法的要求相比,刑事检察现代化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需要提升的地方。一是在政治层面。政治站位不够高,对如何让刑事办案更好地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研究和思考不够深入,“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的开展不够深入,对“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落实还不够到位。二是在理念层面。理念更新不够到位,“重打击、轻保护”“重治罪、轻治理”“重办案、轻监督”“重实体、轻程序”等旧理念依然存在,“治罪与治理并重”“程序与实体并重”“打击与保护并重”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新理念践行不力。三是在程序层面。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滞后问题依然存在,比如“各类不起诉的具体标准”不明确、不统一;再如,对影响案件处理的因素的考量缺乏必要尺度;又如,针对认罪认罚案件无正当理由上诉的问题,检察机关缺少必要抗诉指引等等。四是在数据层面。与政法各机关或其他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尚未打通,数据共享始终是制约法律监督职能发挥的突出问题。大数据的应用依然不多、不顺、不畅,高科技技术装备应用不多,且在检察网络升级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兼顾“保密”与“先进技术设备”使用的问题,存在不兼容、不匹配问题。

 

三、基层检察院推进刑事检察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刑事检察工作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现代化技术辅助,更需要塑造新时代法律监督理念、培育专业法律人才。一要持续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等活动,进一步发挥刑事检察服务大局、为民司法作用。积极开展“以老带新”和“学、练、赛”等实战培训,进一步提升刑事检察队伍整体素能。二要及时更新并牢固树立新的司法理念,遵循司法规律,科学评价工作成效,防止脱离实际唯“数字论”;坚持规范引领完善制度机制,重点构建以证据为核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健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体系,完善多元化刑事监督与协助配合机制,强化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衔接机制等;始终坚持从实体、程序、效果三个层面入手,切实做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件案件”;依托高科技装备设备,进一步提升检察办案的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以理念、机制、装备的现代化助推刑检工作现代化。三要进一步加快数字化建设,树立大数据战略思维,深化运用大数据,以大数据赋能刑事检察办案,大数据赋能刑事检察监督,大数据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切实解决办案标准统一难、办案数据获取难、案件信息互通难、跨区域跨部门办案协作难等突出问题。